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过年那些事】年集(2)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162 次 评论


  除了食品类就是过年文化的需用品,比如对联,年画,炮仗,请年神送年神的画像,祭祖上坟用的贡品,纸钱等都算是需要置办的年货。

  服装类也是年货的重要部分。过年了,新年新气象,不管老人孩子,人人都要换身新衣服,新鞋袜。

  所有的这些年货,都要从年集上购置回来。因此,年集的规模可想而知了,比起平日的集市要大的多。

  到了年集上,人声鼎沸,接肩擦踵,一一找到你所采购的年货,不赶上几个年集是根本完不成任务的。

  肉市上,卖肉的摊位排出两三里地远。卖家不时的打量着每一个过往行人,只要是到了肉市的人,基本上都是选购肉品的。一旦停留到自己的摊位前,双方就会讨价还价过上几招买卖的套路。什么肥了瘦了,什么贵了贱了,交易成与不成与过招儿的水平高低不完全成正比。有时候折腾半天也不见的成交,有时候三言两语买卖就成了。

  但无管成交速度快慢如何,肯定都是感觉应心认可,公平合理才完成交易。有时候你看着买卖成交的很快,说不定买家早就在一旁盯了许久了。多数买主都会货比三家,能便宜一分是一分。但是,肉品的质量的确有差异,不同部位的肉,如正肋处吃的是五花肉,前腿的肉不如后蹲儿的肉好吃等。要吃上好肉,往往是需要出个高一点的价钱的。我喜欢看年集上买肉的这个交易过程,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买肉的经验。

  你比如说,后蹲儿处出的瘦肉多与少,要看白肉的厚度,一般老家买肉时,白肉厚度用手指测量,都说几指膘,通常三到五指,不少人都认为,三指白肉膘要比五指的出瘦肉多,其实,恰恰相反,五指的出瘦肉率要比三指的高。当然,这些年人们都不吃白肉了,直接买价格高一些瘦肉就行了,可是,十多年前,瘦肉与肥肉是不分开卖的,就是现在的年集上,卖肉还是一整片或半片半片的一起卖。

  年集上的炮市是赶年集的最大看点儿。尤其对于男孩子们的诱惑非常大。一般炮市都要在集市的边缘,不与其它市场连接。卖炮时试放炮很多,人们仔细分辨着每一家炮商的品质和价格,选择着自己想购买的品种。

  小孩子们都要小鞭炮,大人们都要“二踢脚”,这种炮是下面一向竖药,把炮筒打到空中,到了上面,有一响炸药爆炸发声,十分响亮。到了年集,炮商试炮,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除了试放,就是商家的叫卖吆喝声,炮商的吆喝声与其他商贩不同,叫声不能小,容易被试炮声音淹没,没人听得到。往往是赶下这一个集来,嗓音就嘶哑了。再有就是卖炮的叫卖都是吹嘘和自骂。什么“走的走看的看,炮要不响,卖炮的是王八蛋”,“牛逼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等等叫卖着,叫卖一阵儿试放几包,试放完了,买家蜂拥而至,选上自己心满意足的炮仗,完成了这一项采购任务。离开了炮市继续选购其它年货。

  小时候最在意的就是买炮,买新衣服,新鞋。还有就是过年家里要煮上一锅肉,啃肉,最是好吃解馋了。

  这些年赶年集又有不少变化,由于气候变暖,采购的数量不敢太多,还有就是由于平时物资供应非常丰富,不必储藏太多,够正月里食用就行。再就是卖炮的明显减少了,国家考虑到安全因素,已经严禁买卖燃放鞭炮,因此,年集上不再能够听到试放的炮声以及炮商的叫卖声。

  已经又到腊月里赶年集的时候了,这些年由于来到外地生活,年集赶得少了,今年准备着回家,陪着老人赶个年集置办一些年货。这些年,我大多是从市里买回去不少年货,但是,不陪老人赶个年集,好像没有年味儿,多年形成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叫过年。

  过年了,给各位编辑老师和读者朋友们拜个早年,感谢各位老师文友一年来对我的帮助支持。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有时间带着各位到我的老家去赶年集。

  作者:听雨

相关文章

  • 忆江南
    忆江南

    昨晚和阿浩谈起诸多童年记忆,不知不觉眼前浮现一片油菜花海,黄灿灿,一眼望不到头,连空气都带着甜香。微风阵阵,将我们手中的风筝带上了蓝天,如果放风筝累了,就拿个石块,将风筝线压住...

    2020-11-24 16:27:00
  • 纵使寂寞开成海
    纵使寂寞开成海

    可不可以带着我的期望去旅行。对生的期望,生活的期望;对爱的期望,对爱人的期望。可不可以请你记得我曾经的疯狂。拾一朵落花捧在手中,在回春的时候埋到土里,它会不会长成我所期望...

    2020-11-24 16:27:00
  • 桐花纷飞时
    桐花纷飞时

    桐花纷飞时,看不见满地的雪白,却只见漫天的舞姿,清香沁入鼻孔,桐花春雨看不透,料峭寒意已经涌上心头。已是桐花纷飞时,却看不到曾经熟悉的身影,已是桐花纷飞时,却独自一人徘徊在小巷...

    2020-11-24 16:26:00
  • 留一瞬最美时光
    留一瞬最美时光

    悄悄的,时间从指间轻轻划走,从来舍不得留下半点痕迹;当参天的树木青翠成荫,斑驳的倒影下流露出点点滴滴的不舍;也许,曾经最为美好的景色终将镌刻在脑海中成为不朽的回忆,沁人的晨风...

    2020-11-24 16:26:00
  • 熘火中的女人
    熘火中的女人

    女人,即如水,又如花,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提到“女人”这两个字眼,大都会用温柔、善良、美丽、贤淑,这些词语来写照。而我,则是一位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女人。...

    2020-11-24 16:26:00
  • 九月的阳光
    九月的阳光

    九月的阳光,明媚、温暖。发黄了的草丛里的虫儿们感觉到了阳光的照射,感觉到了那光亮里的温度,感觉到了活力的回归,发出悠长,或短促的鸣叫。这些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虫鸣,在草丛里,树...

    2020-10-24 19:56:00
  • 秋雨敲打着我的窗
    秋雨敲打着我的窗

    秋天的雨,倏忽来,倏忽去。雨点挺大,敲打在厨房的窗上,乒乒乓,乒乒乓,像打击乐,更像心跳。一边听手机音乐,一边做我喜欢的茄饼。金黄的茄饼出锅的时候,下雨了。“秋雨不过沟,哪里...

    2020-10-24 19:56:00
  • 懂

    总有一种奢求,期望一朝顿悟,将那七情六欲抛得干净。可一路走来总是有说不清的问题,想不通的道理,犯不完的过错。自呱呱坠地,被冠以姓名,置以身份,负以责任,何其疑惑?究竟从哪一刻起我...

    2020-10-24 19:56:00
  • 诗如秋叶
    诗如秋叶

    一转身,看见了秋的样子。躲藏在叶子背后,隐隐变了脸色。在一个空间里看一首诗“恋雨却怕湿绣衣,惜花偏折花枝低,怜蝶反扑蝶落地,喜奴叫奴心何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020-10-24 19:56:00
  • 文学漫谈
    文学漫谈

    词本就是古代的流行音乐。但是真的很流行么,比如井水之处尽歌柳词,可能是吧,听杨雨讲纳兰词也说纳兰词和柳词一般也是人人歌诵,倒也是理解为传播很广而已。然而很多人读的根本就...

    2020-10-24 19:56:00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