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桦林(3)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402 次 评论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是谁生产这种精准的表达?
白桦林,一棵棵白桦树排列着,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共同组成一幅唯美的画。淡雅,洁净,飘逸,任何一个构图,都是难得的风景。
白桦林,我心里狂喜,我终于找到了白桦林。那是多少年的夙愿啊!
后来,我们进入长白山景区,在几次换乘的间隙里,有幸步行在白桦林间。虽然是铺好木板的游道,但是只要周围是挺拔高竣的白桦树,我的心情就变得那么快乐。视野里,到处是白桦树,我的目光忙乱不迭,在一棵棵白桦树间逡巡。每新发现一棵,我的心就增添一次激动,新加一种幸福。我似乎在这种穿行中,渴望自己变成一棵白桦树,加入到它们中间,一起为构成整片白桦林多一个像素,成为和它们一起并肩笑傲冰雪的兄弟。
我数次抚摸路边的白桦树,我想象那是一种拥抱和致敬,为了纪念这种千里而来的缘分。白桦树,都一样地沉默,在游客的笑声中等待着风。
后来的旅途中,我总是在为邂逅的白桦林兴奋着。在森林公园里,在去天池的路上,在中朝苏三国的边境线上,总有白桦树点缀或者覆盖在起伏连绵的群山上。无数个在车窗外一晃而过的树梢,构成一种美妙的感觉,这种白桦林给我的感觉,不畏寒、奉献美、外柔内刚、平凡朴实,比人好,比人轻松,以致一路充满诗意。
白桦林,总是让我的想象充满意境,一种国画般的意境,也有一种宗教般的崇敬。这绵延的白桦林标志了林海雪原,也营造了东北的生态与文化。靠山吃山,白桦林成为白山黑水之地的生命与精神原乡。白桦树,是这片黑土地的精灵,演绎着一个个淹没在风雪中的无数生命与青春,美丽的白桦林其实就是一座人物群像,诗化着这片家园。从出没在镜头中的英雄,到隐蔽在林间的迷彩营房,再到无数点缀在树林间的村庄,都是白桦林的一部分,地下面,根连着根,血脉互通。白桦林,挺起的是一个个不屈的灵魂与脊梁,成为雪原的永恒风景。
可以寻找,但还是遗憾了,除了在景区换乘的那点距离,即我们在人工精心建筑的道路上,我算是在形式上走进白桦林以外,一直没有机会真正走进那些我向往憧憬的白桦树林间。司机导游以各种理由拒绝着我的这一个不算请求的请求,我只好像道别一样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白桦树,默默无语。只好把白桦林用眼睛贪婪地扫描,存贮在心。
给我感动的是我发在微信中的那一张白桦树的照片,点赞的人很多,评论的也很多,我才知道,原来爱白桦林的,不止有我。
还是有人和我一样,有这种白桦树的情结。在大巴飞驰带来的朦胧睡意中,一段熟悉的旋律随着颠簸在车厢里摇荡:白桦林刻着那两个人的名字,等着我回来,来这片白桦林!
听到歌声,我却突然后悔了:我没在白桦树上刻下我的名字!尽管不等谁,也没谁等。
转念一想,也好,等着我回来!
作者:董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