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黄码(2)
我天天打电话询问儿媳妇:“菜还够吗?米、油还有多少?”儿媳妇一再说:“不要紧,我储存得多。不行,我就在网上订购。”我总是跟她讨论: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买好的东西送过去呢?
不得不说,政府的考虑很周到,每个星期给“封控”起来的家庭送一次菜。而且,送的东西非常丰富,有各种蔬菜、肉鱼蛋、水果,还是免费的。
我们“居家隔离”的,虽不享受这个待遇,倒也无大碍。没有“隔离”前已经买了一些菜,够吃几天的。当然,两个老人生活,需要量也不是太大 。我跟她说:“我们每顿饭,只要有一两个菜,够吃就行了,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我们小区没有“封控”,却“封”了不少楼,或楼道单元,一样弄得人心惶惶。
我站在阳台上,眼睛首先看到的便是对面被“封控”的楼道。一条宽阔的黄色带子,围成一个圈,楼道门以外的一块地方,成了一个独立的区域。黄色带子以外,是临时搭起来的一顶帐篷,志愿者们待在帐篷里,日夜轮流,值班看守。
天下事,总也是百密一疏。值班人员偶尔要“方便”一下,有人便乘机溜了出去。我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溜出去的人,若是“阳性携带者”,将会导致多少“密接者”,岂不是纵虎为患吗?我想说上一两句,却又不忍心,被“封”起来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哟。
隐隐约约地,听到小区围墙外有小喇叭的叫声:“黄码筛查,保持两米距离。”还是重复地叫着。透过围墙的栅栏,看清了,外面正在做“核酸”,是专做黄码的。我有些迷惑了,难道黄码的人很多?我们也是黄码,怎么又通知说有人上门来做呢?
我向对面“封控”值班的志愿者叫道:“小伙了,外面专门做黄码的‘核酸’。我也是黄码,能不能去做?”
小伙子抬起头来,看了看我,说:“你是属于‘次密接者’吗?”
我点点头,说:“是的。”
“那就对了。”小伙子说:“黄码有几种,有‘密接者’‘次密接者’,还有‘时空交集’者。‘时空交集’的,没有什么大问题,不需要‘居家隔离’。为了确保安全,不能跟绿码交叉。所以,专门开了一个‘核酸’采样点。你,就在家里等着吧。”
我明白了,黄码还不一样。我曾听儿子说过‘时空交集’这个概念,就是绿码的人,若是跟黄码的人有一定的交集,绿码就有可能变成了黄码。不承想,真的成为现实了。
终于,“大白”们来到了楼下,并按响了我家的门铃。说:“是某某家吧,都在吗?”
我立刻回话:“是的,都在!”
对方又说:“好的,准备一下,做‘核酸’了。”
我打开门,便站在门口迎接着。上来了两位全副武装的“大白”,看不清模样,倒能分清是两位女士。一人手里拿着做‘核酸’的工具,一人一上来就在门口喷洒酒精。然后,分别给我们老两口采了“核酸”的样本。
她们转身欲走时,我问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绿码呢?文章阅读”
一位“大白”说:“别急,做完三至四次‘核酸’,若结果都是阴性,就可以在网上申诉恢复了。”
两位“大白”走了。我感觉她们身上的装备有些沉,走路不太利索。但是,她们的步伐却非常地踏实,一眨眼的工夫,已然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无独有偶,我们楼下的一位,也是‘次密接者’的黄码。可是,“大白”们却在她家的门上,按了一个报警的装置。还明确地说:“居家隔离,不能出门。你只要一开门,我们就知道了哟!”
怎么了?同样是黄码,又都是‘次密接者’,倒是不同的“待遇”了。
晚上,我在业主群里,看到别人说这个问题了。原来,“次密接者”还有个行程轨迹的问题。我们是‘次密接者’可我们的行程只在小区周边,没到别处去。楼下的那位呢?到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人,其危险性比我们要大得多,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居家隔离”,不得再与外人接触。
我们既无奈,也感觉有一丝欣慰。
既然被“隔离”了,就按照“隔离”的思路办吧。早晚出门散步的活动取消,每日买菜的任务也免了。家里,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从餐厅,到客厅,再到阳台,可以跑步,可以做操,可以跳绳,可以……看电视,玩手机,只要能做的,都可以做,也是一种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