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展示馆藏清代样式雷烫样修复

2023-05-18 作者:台馨遥 围观 : 764 次 评论

同乐园烫样(原中国营造学社照片)

现存“样式雷”图档包括样图、现场活计图以及烫样。“烫样”就是将平面的设计图通过纸、秸秆、木头等材料组合变成立体微缩景观,这就是按照比例制作、精细无比的建筑设计模型,在当时主要是为呈给皇帝审阅而制作。

烫样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它是遗存的历史文物,而且在于它是当时营造情况的最可靠记录。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通过研究样式雷烫样,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建筑发展水平、工程技术状况,而且还可以侧面了解当时的科学技术、工艺制作和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

国家博物馆藏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烫样及文保院修复工具 摄影:余冠辰

样式雷烫样工艺最早出现于我国清代康熙年间,至清代晚期随着国力衰微,众多皇家建筑工程逐渐停止,样式雷烫样工艺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没落,至今已完全消失,仅留存部分烫样与图档等相关资料。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国营造学社的一批知名学者对此领域进行过相关保护研究。其中朱启钤与梁思成先生对相关的文物资料进行过多次抢救性保护及信息记录,通过大批量赎买、捐赠等方式抢救性保护了相关文物资料一万余件(大部分为档案资料),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烫样便是其中少有的烫样实体文物,同时也有大量相关文物资料流失海外,其中大部分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欧美国家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

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自清雍正时期建成后使用至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焚毁,在此期间该建筑群长期承担清政府重要行政仪式、外交活动、宗室庆典等相关事务。

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展示馆藏清代样式雷烫样修复活动现场 摄影:余冠辰

据了解,在文物修复中,文保院还运用了一些现代技术,如利用拉曼光谱分析烫样的颜料、利用X射线探伤分析屋顶内部的支撑结构、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烫样的粘接材料等。这些现代技术为我们了解古建筑形制、样式雷烫样的相关制作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修复师开展保护修复及工艺复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图片由国家博物馆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