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万里”的老安,“平视”中国四十年
老安与友人(图源壹美美术馆公众号)
展览开幕式上,壹美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总策划路贝,意大利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迪罗仁,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教授、本次展览策展人唐晖,本次个展摄影家老安,意大利大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菲德利克分别致开幕词。最后,意大利大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菲德利克正式宣布展览开幕。老安的各界好友也都来到现场观展。
嘉宾合影(图源壹美美术馆公众号)
本次展览“平视”的参展作品可分为两部分——选自1981-1984年的黑白胶片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彩色相片,不同的历史记忆代表了两种心态以及两种环境。
黑白的八十年代初,祥和,淳朴,天真。
彩色的八九十年代,坦率,明亮,自由。
老安的视角一直平实,现实景象的变化不断被他定格记录。站在当下,望着老安上世纪拍摄的“平和又灿烂”的作品,感觉很微妙。
观众观展
本次展览名为“平视”,不仅代表了老安的摄影风格,也是一种对观众的邀请,邀请观众平视生活,平视自己,平视历史,平视世界。老安的作品中融入了很多人文关怀的元素。他总是从平视的角度看待被拍摄对象,这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怀和尊重。他深刻地触及到每个人的内心,展现了生命的纯粹和生活的美好。
在老安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上世纪末中国社会变迁。他捕捉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和精神,将历史留存在了每一张照片里。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是一份独特的情感见证。
观众观展
老安是一个平和、友善、温和的人。他的目光中,总是饱含着对世界的真切好奇,对一切的包容和接纳。跟老安聊天,会让人觉得很恍惚,他不像一个外国人——他学习中文的时间和在中国待的时间甚至会比来看展的年轻人长得多,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比我们想象中深沉得多。
观众观展
艺术中国对话艺术家老安——
艺术中国:请问是怎样一个契机促成您在壹美美术馆举办这次个展?
老安:很早就想在北京办一次展览,北京毕竟是我生活那么多年的地方,应该说是朋友最多的地方。唐晖老师在这里做过展览,我们是朋友,他把我推荐给壹美。壹美美术馆条件非常好,工作团队也很高效。由于之前的疫情等不可抗力,今天才开幕。现在各方面都恢复正常,大家都非常开心。
老安1981年摄于苏州(图源壹美美术馆公众号)
艺术中国:用镜头语言记录中国的四十年来,有没有什么觉得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变化?
老安:变化可不是细节,是很大的变化,当然细节也包括在内。我来自异国他乡,来自另外一种文化,另外一种环境。所以那个时候是更吸引我的是,一些我小时候见过的场面,在我到了中国后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有一点点时差。现在越来越没有时差了,就跟国外世界一样。中国一直在吸引我,那么大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气候,各种各样的文化,各种各样的民族,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老安1983年摄于九江(图源壹美美术馆公众号)
艺术中国:从90年代开始,您也用摄像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对您来说,摄影和摄像之间有什么有意思的区别与联系吗?
老安:拍视频跟拍照片不太一样。拍视频能记录人的讲话声音,还带那种节奏独特和变化。后来我感兴趣的东西更适合用摄像来拍,而不是拍照片。当然有人继续拍照片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没法放在一块,我一拍视频我就不拍照片,我拍照片不拍视频。因为创作时候的注意力和制作方式太不一样了。
老安1991年摄于北京(图源壹美美术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