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万物归栖,漆纳万物——孙文佳个展现场

2023-03-29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891 次 0 评论

衍化E系列-展览现场

三年前的“物演”系列,将孙文佳带入了我们的视线——他对大漆敬重、坦诚,没有依从学院与体制对大漆固有的理解,完全摒弃了大学期间练就的深厚扎实的绘画功力,将“大漆”还原为最初始质朴的材料,通过装置与行为,使“大漆”这一被称为漆树血液的媒介在他的作品中重新流动了起来。

“大漆”是古老东方的天然涂料,它源于植物,至今关于它的生产制作,也仍保留着最原始的方式--制胎、裱布、刮灰、吃漆、髹漆,每个细节缺一不可。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与极易致敏的漆液有着最为直接的接触,天然材料的荫干又使得作品在时间维度上有着不可抹去的坐标,所以相较于其他媒介而言,以大漆为主要对象的创作具有极强的肉身在场性,创作者的心性状态,被更为显著地表征于作品。

东方文化的产物从水墨到陶瓷再到漆艺,与其哲学类似,并不依靠理论推演与严谨的反复试验,感知、体验与禅宗般须臾间的偶然与顿悟才更铸就了更加无法复制、无法被替代的艺术,大漆的根也便深植于这样的文化基因中。

缺失的记忆系列-展览现场

在孙文佳以大漆创作装置雕塑的伊始,一把出土于杭州跨湖桥遗址的漆弓,给予了他最初的感触与最深的启发,距今约八千年的漆弓,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实物,弓的内里,分明是轻易便可腐蚀摧毁的桑木,但因有了天然生漆外表的保护,整把弓完整如初。彼时,在孙文佳的眼中,大漆已然不仅仅是漆画中同质化的色粉粘合剂,抑或只是能够表现特殊肌理的普通材料,面对自己终日相伴的大漆,还原为其本质的“保护”属性,令孙文佳沉迷。

这种来自天然植物的物质,看似柔软、纯粹,却有着堪比近代工业产物不锈钢的留存度与防护能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漆有着与时间抗衡的能力,虽漆液初态似水,并没有金石丰碑般坚硬、厚重,但天然地与“永恒”挂钩,恰似以柔克刚的周易之道。在“物演”系列里,孙文佳将大漆用作一种构筑“内”与“外”的媒介,保护、封存了他对闽江文脉的理解,而在“万物归栖”中,大漆的“保护”则是结合了古生物化石的物像,将这一特质在创作中深入地更加彻底。


衍化E02,2022,280x320x320cm,大漆、树脂、玻璃纤维、金属

再生长01,2023,60x60x180cm,未知生物脊骨化石、大漆、铝粉、综合材料

衍化E04,2022,200x240x240cm,大漆、聚苯乙烯、苎麻、石墨、综合材料

衍化E01,2022,200x160x160cm,大漆、树脂、玻璃纤维、金属

缺失的记忆04,2023,化石、3D打印、大漆、综合材料

孙文佳 Sun Wenjia

孙文佳(1986年出生于中国福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漆艺的多种形态研究,不断拓展漆艺术的边界,作品涉及2.5维,3维,空间,场景,行为。

他选择了大漆作为创作媒介,作品呈现了东方的神秘感和当代雕塑装置的形态,在年轻的艺术家里面独具一格。对艺术与创作极具敏感度的他,深谙如何将当代抽象艺术与历史叙事的感触相结合,并将作品的精神与物质合二为一。

展览

2023.2.19-4.5《万物归栖》孙文佳个展,北京YUAN艺术设计博物馆

2023.01.08-02.12去蔽--青年艺术家联展(第二回),北京太和艺术空间

2022.11.11-11.16 COLLEKT艺术与设计展,上海百空间卜内门洋行

2022.10.22-11.05《物性·直觉》当代艺术邀请展,金华市文化馆

2022.09.03-10.03谁园·秋当代大漆艺术展,北京谁园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