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心音”谱写“天地意境”——金日龙作品展开幕

2023-03-09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715 次 评论

撰文_ 王芷阳

2023年3月7日下午,《天地心音——金日龙作品展》在北京壹美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壹美美术馆承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当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不仅是壹美美术馆疫情后开馆的首场展览,同时也是金日龙艺术历程里的一次重要个人展览。

“天地心音——金日龙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1982年一件反映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的绘画作品《奶奶》获得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金奖并引起了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江丰的注意,这件作品的作者便是本次展览的主角,出生于中国吉林省延边市的一位优秀的朝鲜族艺术家——金日龙。

“天地心音——金日龙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20余年的设计创作与繁忙的教学工作非但没有磨灭金日龙对于绘画的热爱,反而激发了其更多的创作热情以及对学术的钻研。多年来,金日龙始终坚持不懈地对绘画进行深入探索,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油画作品。近年来,随着对绘画的不断研究,金日龙更加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抽象手法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内涵进行提炼,将自己对于中西方哲学的沉思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无论是在艺术语言还是在内在精神表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非具象绘画的道路上大放光彩。

   金日龙在采访中说道:“我从进入抽象开始的这25年,1996年开始到现在,分三个部分:一是“混沌和秩序”,二是“重构意象”,三是“自约”。”本次展览也正是根据这一分期线索,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进一步系统的归纳、梳理,以“天地心音”为主题,展出了艺术家金日龙创作生涯中具有极大艺术代表性的50件非具象绘画作品,呈现了艺术家近些年的重要艺术创作成果,引领观众进入到艺术家独特且层次丰富的个人精神与艺术的世界。此次展览以创作时间为序,美术馆一层展示了金日龙在2018年以前的作品,二层集中展示了其2019年至今的创作。

天地心音——金日龙作品展”展览现场

“天地心音”中的“天地”一词蕴含着中国人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天地孕育万物,万物从生到盛,再到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天生万物,地养万物,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承载。“天地心音”中的心音对应着生活于天地之间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则蕴藏着天与地的力量。天、地、人是生活世界的起点,也是中国哲学的起点,三者共同形成了这个主客观统一的精彩世界。艺术不仅来源于艺术家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同时也来源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社会的辩证思考。“心音”便是来源于艺术家对于世界万物的感知,金日龙的艺术作品也正是“心音”的感性显现。心与音的“结合”便形成了意,“金日龙先生曾经谈到自己对于意象绘画的看法,他认为他的作品从中国文化传统出发,是一种“意象”的绘画,所谓“意象”是在具象和抽象的边界之间找到混沌地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策展人张子康这样说到。意境是伴随意象而来的,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正如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金日龙正是将中国艺术的传统意境与现代性的抽象艺术表达相融合,从而实现了艺术家的自我与艺术表现形式的重塑。

天地心音——金日龙作品展”展览现场

金日龙先生大多利用丙烯进行艺术创作,本次展览所展出的金日龙的抽象绘画作品几乎全部是由丙烯颜料绘制而成。金日龙在抽象绘画创作中经历了由感性的挥洒到理性的控制的艺术形式的转变过程之后,最终感性与理性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一幅幅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从他的画笔下诞生。从金日龙2018年以前的绘画作品如,《玄》、《夜行》、《秩序》、《祝祭(一)》等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出,作品中感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其绘画形式偏书写性,画面色彩强烈且丰富多样,色彩与线条的交织和重叠使得画面充满了运动感和无限张力,螺旋形的旋转笔触,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精神世界以及情感的真挚,同时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写意精神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