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开馆展:抓住“身边”,成为“世界”
“身边与世界代表了生活的两极”。当人们踏上旅途,或者把目光聚焦于屏幕,就能从身边的日常空间走出,去探索未知的广阔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与彼此成为了“世界”。当下,这种关系具有了新的意义。
展览前言 摄影:杨丽
对于新馆的首展,山中天艺术中心给了策展团队一个词:城市。李涵是“绘造社”主持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他谈到策展思路时说:“城市就是很混杂、包罗万象。”他和金秋野都觉得“身边与世界”能将8位艺术家的作品串联起来。
策展人李涵为到场嘉宾进行导览 摄影:阿栾
在李涵看来,身边和世界既是一个问题,也有着一种方法论的意义:“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焦虑是因为你能触碰的东西好像很无聊,精彩的东西又触碰不到,所以我们就针对这种焦虑作为原点来提出这个问题”同时,各个创作领域都会思考“身边与世界”,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自古以来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都会采用的一种工作方法。“身边永远是创作者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挖掘身边,你可以建构起一个更大的世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他说。
《花草茶俱乐部》局部 摄影:杨丽
陈维 《故障》依照场地尺寸 装置 综合材料 摄影:杨丽
陈维的创作常以舞台装置和情境再造的方式呈现于摄影之中。《故障》由一组带有故障的广告屏在我们的城市中随处可见,人们形成了一种选择性忽视的视觉惯性,它们仍然照亮夜晚,装点都市,亦是我们与错误一起生活的共同经验。
罗宇杰 《鸟笼》局部
陆庆屹 《罗甸的春天》20分21秒 影片 摄影:杨丽
纪录片导演陆庆屹远离家乡多年。在纪录片《罗甸的春天》中,家乡的变迁使“我”有意识地去观察那些我曾认为毫无特点的日常生活,重新去认识亲人们。从而他认知到,每个人都那么鲜活而清晰,他们的生活细节呈现出来的质感是如此细腻真挚。片中说:“如果没有了老人,我们就成了老人”。
《秃力城》局部
《月饼人》局部 摄影:杨丽
《郊区杂草》(局部)
《郊区杂草》(局部)
展览现场
“以前我觉得身边特别重要,只要抓住身边,就可以找到世界,但现在你开始怀念世界,世界也很重要,身边和世界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强调一方,如果世界消失,身边也会土崩瓦解”李涵说。但这种感受是否会影响到之前自己对创作方法的判断?李涵坦言,在开展前,“身边与世界”又成为了一个疑问,没有标准答案。
玄馆的空间(图片由金秋野建筑工作室提供)
展览现场
金秋野在讲解展厅的空间
金秋野认为,日常生活无比丰富,蕴含着无数玄机和细节。他希望利用身边很普通的空间,通过排列组合焕发生机。“和诗一样,诗就是语言的重组,我不认为好诗一定要用拗口的词来拼凑,它可以是特别简单的,会创造一种情境”而目前的城市里情境不多。他坦言,我们现在只有身边,没有世界,同样地“我们每天都在期待明天,但是明天什么时候来呢?我觉得每天都可以是明天。”抓住身边的可能,哪里都可以成为世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12日。(文/鲍明源 视频/王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