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8在巴黎献上《北京之吻》:20位中法艺术家联展亮相巴黎吉美博物馆
10年艺术8,积沙成塔成就今日艺术之家
博物馆大厅拾级而上,白墙高处出现一个动态的蓝色“风球”,这是2015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得主王恩来的装置《来自天空的吻》。此次,王恩来从高墙之上的天窗获得灵感,希望以这个装置把蓝色的天空、流动的空气、自然的声音引入博物馆。李奥来和王恩来的两件当代艺术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当大家走进三层古代中国展厅时,艺术8的故事开始了!作为《北京之吻》的展览序章,艺术8以文字、图片、视频和书籍画册,呈现了过去十年的艺术之旅。展墙上的每一张笑脸、视频里艺术家在另一座城市的生活掠影、展柜中十年风格统一的展览折页和年度画册,都在默默讲述着艺术8这十年来的付出和积累。
2009年,佳玥和北京设计学会秘书长薛运达共同创立了非盈利性艺术机构——艺术8。2011年,在罗斯柴尔德集团的赞助下,艺术8法国青年艺术家奖启动。2013年,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在爱马仕基金会的支持下创立。随后,2017年娇兰集团加入中国奖,2018年宝诗龙品牌加入法国奖,他们的帮助使艺术8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艺术8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台艺术与科学基金共同创办智慧之手——金凤台艺术8中国青年手工艺计划,两年后轩尼诗集团成为这一奖项的支持者。
多年以来,艺术8以北京中法大学旧址为原点,通过艺术驻地项目帮助和支持中法两国的青年艺术家,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讲座、音乐会、中法文化论坛等活动,继承和传承中法大学民生、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和信仰,力求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历年艺术8奖共评选出39位中法艺术家,支持他们在异国他乡寻找不一样的艺术灵感。就在本次展览的筹备和展出过程中,王恩来和2014艺术8中国奖得主彭勇先后在巴黎国际艺术城驻地,并在巴黎艺术8之家、里昂新中法大学创作和展出作品,他们的创造力让艺术8时刻涌动着艺术的活力。
24件作品,“移步异景”现当代艺术大世界
在吉美博物馆主馆中,我们能看到3件艺术8艺术家的作品,窥见一斑。除了李奥来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王恩来因地制宜创作的装置,还有一件是2016艺术8中国奖得主耿雪的影像作品《海公子》。《海公子》耗时一年,以陶瓷制作布景和人偶,然后拍摄制作成的电影。沉浸在整个展厅的古代陶瓷中,抬头看见耿雪的作品不禁眼前一亮,当代艺术赋予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器物以新的生命。
与此同时,吉美博物馆的海德巴赫公馆,成为了艺术8艺术家们的主展厅。2013法国奖得主杜珍参加了本次展览,同时也担任了展览的展陈设计师。杜珍以丝绒的圆柱区隔开空间,加上神秘的灯光,制造出一个探索感的场域,它更有点像中国园林移步异景的观看模式。她为每一个艺术家和每一件作品,都创造了一个独有的、不被打扰的展陈和观看空间。参观者远远看见作品的一隅,走近之后更是别有洞天,直至最终完全沉浸在这件作品的世界之中。
在海德巴赫公馆,一共展出了22件作品。其中,2018艺术8法国奖得主符拉维的雕塑《Versant》被置于庭院中感受中国哲学的天圆地方;2017法国奖得主纪尧姆·塔勒比的大型雕塑《Sculpture fraîche》则像园林中的假山石一样拥有多面观看的不同视角。除此之外,公馆一层展厅集中呈现了19件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包括:艺术家李昕的布面油画《20210919H》,展现了他成熟的艺术语言;艺术家陈督兮的绢本设色作品《持颐》#70和#71,以其独特的写意风格引人入胜;2018中国奖得主欧阳苏龙的3D打印绘画《碎影系列》成为展厅中最绚烂的存在;2019中国奖得主蔡雅玲在照片上的刺绣作品《1987年的我》则带来了难得的亲近感受;2018法国奖得主路平和2019法国奖得主禾碧霖的作品同样是布面油画,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或幻想或真实;2018法国奖得主列思则展出了他奇思妙想的装置作品《法》,呈现光和时间的流动……20位艺术家,用不同的视野和手法共同搭建起了一个当代艺术的大世界,让十年艺术8奖彰显出千姿百态的大气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