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将于11月举办,“共生”主题演绎生态文明与数字创意

2022-08-10 作者:台馨遥 围观 : 708 次 评论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党委宣传部(党群工作部)部长高绮发言

以“共生”为主题探讨数字创意与生态文明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旨在思考全球疫情影响之下的人类命运,探讨人类应该如何共建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如何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如何融合发展。北京以博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形成了既传统又多元的“和而不同”的艺术气质。绘画、建筑、雕塑、文学、音乐、戏剧、影视……各类艺术形式在这座城市建构了枝繁叶茂的艺术生态,并与其他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本次北京艺术双年展主题——“共生”诞生的基础。

在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上,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在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呈现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话题和样本,丰富“共生”这一主题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涵义:一是空间“共生”,展示北京地区多元艺术生态共时性发展的繁荣面貌;二是时间“共生”,诠释北京艺术生态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历时性发展和展望。

而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主会场的国家对外贸易文化基地(北京),本身就体现着“共生”的特性:进出口贸易与文化产业共生,展览展示与仓储物流共生,当代艺术画廊与传统文化展览共生,这些都是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艺术样本和艺术生态。

北京艺术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卢海红

专业前瞻力和新表现力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依托北京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环境,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活化、常态化的品牌文化展会活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胡智锋、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鲁晓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以及芝加哥大学教授、艺术史学家巫鸿将担任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保证双年展的专业性。

为增添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新表现力,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别邀请了杭侃、马岩松、朱朱、申舶良、房方、胡昊、龙星如组成策展团队,这支年轻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策展人团队,将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凭借丰富深厚的策展经验、学术积淀,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带来全新的策展视野。

策展人龙星如

策展人朱朱

助力青年艺术家走进公共视野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产业平台及优势,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青年艺术家作品,并于双年展青年艺术家群展单元呈现入围作品。与此同时,双年展艺术委员会会从入围艺术家中评选出3名“优秀青年艺术家”获奖者。双年展组委会搭建的国际艺术发展平台,将为青年艺术家提供长期系统的孵化支持。这一活动旨在鼓励青年艺术家创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机会,并为艺术市场注入持续的活力与动力。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其中一个分会场(积木剧场)均位于顺义区。顺义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为双年展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观展体验。人、艺术、自然三者在同一场景相遇,是对本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共生”主题的完美回应。

主展览单元作品展示

马岩松,《胡同泡泡》,2006, 概念模型 ,120x120cm

苏菲·卡尔,《在字母B, C, W下的整日——BB》,1998,双联摄影,67x67cm,图片来自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刘野,《齐白石知道蒙德里安》,80×65cm,布面油画,1996

Susan Schuppli,Learning from Ice 《从冰中学习》,长期项目,网站及影像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