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并不严谨(2)
2022-04-30 来源:网络 围观 : 1930 次 评论
如果没有必要,就随它就好了,毕竟太复杂。人这个东西,你不能说他是性本善,他是性本恶,没有这种说法,那都是粉饰,而是心理学的那三个标准——欲望、目的与可能性。研究大脑的目的是什么?学术很单纯,就是想了解原理。但人呐,了解了原理之后,就像新航路开辟时的印第安人的故事那样——就是想他们那里的财富;就像刘慈欣的《三体》里的“思想钢印”那样——为了全人类而印上勇往无前不怕牺牲的信念而完全禁锢害怕的神经作用。
那么,假如有天,国外真的做到了,那个公司真的做到了的话呢?大脑的机理被发现了,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害怕的,特别是管理层——因为他们的“宣传”已不再具有说服力。当然,我并不是一刀切所有的宣传,我只是觉得应该把握尺度,起码是发自内心吧!
所以,今天的随感讲了什么?从一个展现社会的竞争的电视剧谈到我学的专业,再谈到人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很简单,是哲学,是每个人自己想要的,但又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合作”而导致的与设想不同的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发展,这句话不假,但也较残忍,因为理性——想想刘慈欣的《三体》里描述的就知道了。
最后来个结尾吧,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于你想要的一个东西而实践之后发现有诸多困难的矛盾;关于人是什么,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关于假如解析了大脑,假如物理学又更进一步发现了新理论——是否我们人类能活得更洒脱?恩,是矛盾的,洒脱本来就是与我上文说的心理学分析人的三大标准所矛盾的。如果决定做,那么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是为了快乐,那么就去搞科研吧,就去培养人文素养吧,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请记住,一个人要做什么,就用欲望、目的与可能性去分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