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夕阳》第二章:有客自远方来(2)
2020-03-06 作者:褦襶子 围观 : 1896 次 评论
下午第二节下课,体育老师整队完毕。韩雪冰主任看了一眼侯征,侯征望了望韩雪冰和几个体育老师用征求的口吻:“让孩子们做完操吧!”
广播操的乐曲声停后,侯征走上领操台:
同学们,老师考考大家《论语》:“有朋自远方来”的下一句是什么?大家一起回答。
不亦乐乎!
我们校今年迎来一百二十一名远方的同学,你们高兴吗?
……(全场鸦雀无声)
同学们都心存高远,小小北方江城是束缚不了大家远大志向的。将来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千里之外万里之遥去上大学,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发达的东南沿海去求职,还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国外去出劳务挣大钱。如果你们背井离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发达地区或者国家,那的人嘲笑你们土的直掉渣,你们会是什么感觉?会高兴地感谢人家的“夸奖”?不会,你们会很难堪!很反感!如果在国外甚至还要给人家扣上一顶排华的帽子。你们想将来“享受”这种待遇吗?你们告诉老师,希望被别人这么对待吗?用你们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
不想(声音低而不齐)
我听不清,大点声。怎么这么不自信。
全操场八百多学生齐声回答:“不想!”
这就是包容的文明。如果一个社会接受不了外来的落后的群体,这个社会也必将被整个人类文明世界所排斥在外。接受外来落后的朋友,是种胸怀,是种自信,是种境界。人类正因为有这种包容,才能共享文明。我们现在生活常见的“汽车”、“火车”、“飞机”、“电灯”等等都是外来文明,如果没有人类这种包容的文明,我们现在还在点油灯、坐马车……人类的感情都是双向的,你给了世界什么,世界才会回报你什么。你包容了别人,别人才会包容你。可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嘲笑偏远农村来的同学土,却不希望将来你们在发达地区与发达国家受到同样的嘲笑,世界上有这种好事吗?
人世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心与心的距离!
生活中最难战胜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识不足而知进,如果我们不敢正视自身的不足,就将永远在自己给自己画的小圈子里孤芳自赏。鸦片战争之前,我们的清朝先人们嘲笑西方列强是蛮夷之邦,腿上没有膑骨,不会弯曲。结果被列强打得屁滚尿流,遭受了百年民族耻辱,这就是狭隘地夜郎自大孤芳自赏的下场。一个文明的社会,眼睛应该盯在比自己更先进的文明上,而不是嘲笑谁不如自己。那样你就永远看不到自己不足,无法做到识不足而知进,永远在自我陶醉中不知不觉地被人类文明所淘汰。
你们不知道,回去问问你们的父母。他们小时候教科书告诉他们,世界还有三之二的受苦人等待我们去解放。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是最幸福的。改革开放国门一开才知道,这“三分之二的人”大部分都在咱们中国呢!实验项目班的同学,他们不是外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城里人一个小时的劳动产品(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价值几千元),就要换取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粮食)。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而是劳动等价交换的话,你城里人一分钟的劳动价值,就对换给你一分钟粮食产量(将一年的粮食产量除上播种到收割的时间),你们家长那点收入哪里养得起你们,他们自己都得饿死。你们富裕的生活从哪里来,你们穿得起名牌服装,住得起楼房,看得起电视,玩得起手机吗?现在到了我们城里人开始回报农民的时代了(国际上叫工业反哺农业),那些你们与你们的父母都靠你们嘲笑的同学父母的巨大牺牲供养活到今天的同学,却要嘲笑他们土。这样的民族必将被比世界先进的民族所排斥,因为人家正常,不想遭受恩将仇报。你对你自己的同胞尚且如此,哪个民族还敢指望你们不恩将仇报……那我们就只好关上国门,做那解放世界三分二受苦人的春秋大梦去了!
人一生下来,就好比一张白纸。你的成长经历就是这纸上的文章。从农村来的同学们,是比咱们城市里的同学见识少,可是人家人生的那张白纸,还有许多地方能够写下更出色文章(人生的成就)。你们见识了他们所没有见到的,你们现在的认识已经写满了你们这张人生白纸的相应年龄部分。而他们,那些被你们嘲笑的同学的人生白纸上还有比你们更多的地方去书写辉煌的人生(成就)。是不是将来他们有成就了,也可以嘲笑你们呢!大家有缘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就亲如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你们觉得他们操作得不好,那么他们懂得如何种粮食,你们懂吗?他们懂得在野外生存,你们懂吗?
上一篇:《天堂夕阳》第一章:夕阳余晖 下一篇:杏坛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