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白杨树(2)
2020-03-06 作者:日光倾城 围观 : 1554 次 评论
听了父亲的话,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当中:是呀,父亲说的一点都没错,当初为了开挖这条小河,可以说是出动了我们这个小县几乎每个角落的人。那时候,在政府的一声号召下,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半饥半饱地整整挖了三年才挖通了这条小河,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据有关史书记载:从1966年5月至1969年9月,经过全县人民3年多的共同努力,一条起于某镇某村至于某乡某村,全长12.86公里,每秒16立方米流量的主干渠终于修通。再说树养大了,是应该可以砍伐卖钱的,这也是符合常理的,但砍完了,又不想花钱补栽,这又符合那条规定呢?不知这些管理动力渠的人又是怎样想的呢?想到这些,我的心在悄悄地流泪。我想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建设生态文明,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与生态文明背道而驰,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人愤恨,不得不让人遗憾。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对“小河、小路和白杨树”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如果当初不开挖小河,那就没有小路;如果没有小路,那就没有那一棵棵的白杨树。当初,小河、小路和白杨树就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而如今小路没了,小路两边的白杨树没了,只剩下了可怜兮兮的小河。我想如果我们有关部门的领导再不及时醒悟,再不反思自己的这种违背生态规律的做法,那终究会有一天,事实会证明他们这样做的严重后果的,也终有一天,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自食其果的。
如今,我每次回老家,总是到门前的这条小河去看看,可是每次都让我情不自禁地留下几滴眼泪来,是因为:小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河水不再是那样的清澈,再也看不见小朋友欢快地扎猛子的身影;小河两旁的小路高低不平,到处长满了野草,完全是一副被废弃了的样子,再也找不见有人走过的痕迹;更值得让我痛心的是,小路两边的野草堆里还能稀稀拉拉地看见那几棵裸露着的树桩,它们是在见证着什么?它们似乎又在哭诉着什么呢?
难道这些消失的白杨树,注定要成为我一生的牵挂吗?
作者: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