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南春
2020-03-06 来源:美文阅读网 围观 : 1769 次 评论

走在田野里,周边全是莺歌燕舞和姹紫嫣红。看着湖边小桥附近的垂柳,忽然想起了梦里的江南。这个季节,那里也该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了吧?友人发过来几首忆江南的古诗词,看着很喜欢。浓抹淡妆的轻愁,恰似缥缈水云间蹁跹而来的婉约女子,袅娜娉婷,楚楚动人。可是,我知道江南的春天绝对不是这样的清淡,应该是什么呢?“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把江南春的绚丽写尽了,看着,惹出无限的爱怜。而皇甫松呢?情味深长之中却显得有些惆怅:“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李后主的词在亡国伤感之中有了太多的断肠之情:“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江南是亚热带的季风气候,春天肯定是别有一番景致的。柳三变在《望海潮》中称江南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才是江南春天最真实的写照?卷轴中似乎多了薄幕轻纱,少了纷红骇绿。
对于江南的春天,我是不了解的。
以前,有江南的文友,每逢春天,或写文字,或发图片,述尽了江南的迷人春色。湖堤垂柳、春水盈盈、莺啼燕语、百花争艳,那种绝世的春意盎然,绝对不是别处的景色能比得过的。我没见过,自然很是羡慕。图片中黄澄澄的油菜花,娇艳欲滴的桃花,以及一丛丛一簇簇香气袭人的各种说不出名的花,每一样都让人看起来心旷神怡,陶醉得很;还有,触手生春的文字,也让人喜欢得很。有时,看着流露在文人墨客们笔端的韵致,就会神往,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或者是“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的苏州。那么,珠帘玉带、风情万般的扬州呢?我不很清楚,只记得那年去江南学习,回来路过瘦西湖时,在二十四桥处看到船娘来回摆渡的身影,淡雅中透出纯朴,引得我在湖边伫足很久。杭州的春自然是美极了,看西湖上的游客盛况便知。清澈的湖水,倒影的山色,在花瓣飞舞的潋滟中盛开出一个异常绚丽的春天。在这样的旖旎风光里,心是静不下来的。因为满眼满世界,都蔓延着春的气息。
这样的氛围里,最能惹出许多无端的思绪。
江南的春,也让我想起了少女时代看过的《西湖故事》,里边以“名山、名水、名人”为其主线,记述了很多民间传说,如,白蛇传、白公堤、济公、苏东坡、瑞石、于谦传等。这些带有浓郁吴地气息的传说,在西湖的名山明水中浅吟低唱着,让人感觉到了一个真实的风情万种的江南。名胜自不必说,济颠匿池、梅妻鹤子等,每一处都让人联想到吴侬软语的温婉和白墙灰瓦的素雅,可是,我却偏偏在懵懂之中记住了南齐钱塘那个西泠桥畔的油壁车里的弱小女子。“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那种身不由己的怅惘、以及虚无缥缈的梦幻,让人在迷离恍惚中感到了无法述说的凄恻。这个时候,你环顾四周,看丛丛绿树、簇簇红花,还能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吗?
于江南,我一直是那种向往之中的淡然态度,遇到机会,就去尽情欣赏,如果遇不到,那也不必太过的渴求。那种“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的浪漫情怀,是不敢奢望的。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江南的春景的。“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李贺的《苏小小墓》,在典雅之中更多了几分清澈,仿佛瞬间洗去了所有的俗艳。江南的春天景色应该是明快的,河边青草、池塘水蛙、花团锦簇、香雾袅绕,都能给人以欢乐。有诗,有画,有雾,有水,这才是一个纯美婉约的江南。可惜,我没在春天里见过真实的江南。
有机会,可以在春天到江南去游玩。有时候,和朋友们在一起赏花看风景,总会念念不忘地想起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地方。可是,终究是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心思,一再搁置。我是放不下江南的春色,但是,有南方的朋友却希望能在春天来看看北国的景致。我想,可能是江南的春色太惊艳了?还是太多的春色已经让李白桃红显示不出自己的魅力和美丽?我不知道,不过,我晓得南方有南方的绮丽,北方有北方的素雅,黄沙尘土中朴素小花在春风中透漏出的淡雅和恬静,也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