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20-03-06 来源:美文阅读网 围观 : 1523 次 评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1 2  尾页
上一篇:穿过凉亭 下一篇:三月桃花

相关文章

  • 终南游
    终南游

    2023年10月16日,与老友相约,同归终南,时光荏苒,唏嘘前尘!吾等老矣,却不知当年师长安在?...

    2023-10-19 22:55:07
  • 七夕念
    七夕念

    文/云非 七夕不见月 双星会乌鹊 曾几何时连理梦 而今只影寻幽咽 独孤不计 凄凉休话 伊人安在? ...

    2023-08-23 01:02:57
  • 石棋赋(中华新韵)
    石棋赋(中华新韵)

    石棋赋(中华新韵) 文/张九紫 你我何谓,我等何为。借父母之身,生成筋骨;凭家族之血,活灵慈悲。跪问神仙,神仙口哑;拜询菩萨,菩萨首垂。长风飘飘,渺一世之问;细雨密密,茫终生之归。 今之...

    2023-08-01 21:20:12
  • 冬雪·独思有感·勇不悔
    冬雪·独思有感·勇不悔

    心中想你万千遍, 见你一面却太难。 难于上青天。 终有一日再无我, 悔恨余生苦回忆。 伊人泪洗面。 山海月明珠有泪, 心魂相融思万千。 落寞一人醉。 倘若尸骨化成灰, 祭拜坟前欲...

    2022-11-23 16:34:00
  • 词十二首咏秋抒怀
    词十二首咏秋抒怀

    一 南乡子•晚秋 冷露染秋山。和煦斜阳入水湾。孤影瘦荷溪岸静,云间。红叶湖波映碧天。 风送采莲船。入骨相思忘却难。菊桂又凋蟾月落,阑珊。会遇何时月再圆。 二 风光好...

    2022-11-23 16:34:00
  • 经典励志古诗,哲理励志的文案
    经典励志古诗,哲理励志的文案

    经典励志古诗,哲理励志的文案,当我们失落时,不如读一读励志的诗词,从诗词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一首一个名句,失落了就读一读,总有一首能点燃你的斗志。 《龟虽寿》三国&midd...

    2022-05-18 18:22:00
  • 励志哲理古诗,助你抛开烦恼的诗词
    励志哲理古诗,助你抛开烦恼的诗词

      励志哲理古诗,助你抛开烦恼的诗词,著名诗人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平事,以...

    2022-05-18 18:20:00
  • 琴棋
    琴棋

    梦里琴棋书画,梦里伊人回家。梦里幼时小发,梦里竞赛棋家,梦里终究有他。...

    2022-05-13 11:02:00
  • 风暖
    风暖

    山青青天蓝蓝,鹊飞在草木间。迎面春风暖,清香槐花艳,伊人走路间。...

    2022-05-13 11:02:00
  • 浣溪沙·寻旧居梦溪笔谈
    浣溪沙·寻旧居梦溪笔谈

    水上游人慢渡船,不知山后有清闲, 掩楼竹影隐家园。白发老翁相见笑,青丝邻女不能言,十年一换梦溪谈。...

    2022-05-13 11:01:00
推荐文章